EN
首页>新闻资讯>热点专题>百部优秀铁路影视作品贺岁展播>铁路历史文化

难以忘怀的兖石铁路开通大战

发布时间:2024-02-17
上世纪80年代,一台蒸汽机车牵引的列车在兖石铁路石臼所站。李恒昌供图
一列复兴号动车组飞驰在兖石铁路上。王栋供图
  纵然时光已经过去近40年,依然记得兖石铁路(兖州至石臼所铁路,即现在的兖州至日照铁路)开通大战,是那样波澜壮阔、气壮山河,又感人至深。
  上世纪80年代,被人们称为“鲁南一条龙”的兖州煤田、兖石铁路、石臼煤港,是国家为解决能源和交通问题而建设的重点工程。作为“龙身”的兖石铁路,连接石臼煤港和兖州煤田,连接兖(州)菏(泽)、新(乡)焦(作)、太(原)焦(作)铁路,如能按期开通,及早沟通晋、鲁、豫三省,构成晋煤外运的南通道,对改变我国煤炭运不出状况,缓解华东地区生产生活用煤紧张,促进煤炭出口,开发沂蒙山区,振兴鲁南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5年底,在筑路大军的艰苦奋战下,兖石铁路主要工程已经完成。但是,由于兖石铁路是从兖(州)连(云港)铁路演变而来,工期短、工程量大,因此虽然已经完成主要工程,但还有许多收尾配套工程尚未完成。
  面对人员、设备、资金、生活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兖石铁路筹建处干部职工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树立“开通是大局,安全是关键”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光荣感、紧迫感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全力以赴,只争朝夕,迎接最严峻的考验。
  要保证开通,没有足够的人员是不行的,而兖石铁路当时非常缺乏生产人员,尤其是生产骨干。因此,集结人员成为当务之急。为此,3000多名铁路职工,从济南、青岛、徐州等地出发,怀着满腔热情,奔赴鲁南重镇临沂。
  当时,临沂铁路地区仅有两个小食堂,不能满足筑路大军吃饭。办事组召集各单位,连夜突击,建起7个简易食堂,并改造了一个面包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锅灶很快垒了起来。不能做细菜,就用大锅熬大白菜,馒头一时蒸不够,就到饭店里买。
  沂蒙精神在开通战场上得到充分体现。由于调来的职工均未及时将粮油关系转来,人员进来后,无米糊口。各单位领导立即与地方政府和粮食部门取得联系,先暂借粮油应急,缓解了职工吃饭难的问题。
  隆冬天气,滴水成冰。由于工程部门未来得及把锅炉及采暖设施安装好,临沂地区水暖炉不能点火。不少职工白天不得不披着被子工作,晚上盖着棉垫子睡觉。办事组召集各单位领导开会研究对策,决定购买炉具取暖。
  与此同时,各单位组织人力,将一线需用的煤炭、床铺、炊具等物资突击运到现场。当时气候恶劣,天上飘着雪花,道路结冰难行,但运送物资的职工不畏难、不惧寒,用最快的速度将物资送到一线。临沂车务段没有运输工具,就借用工程部门的汽车、电车和平板车,仅用三天时间,便将急需物资送到所属各站。临沂工务段费县工区运煤时汽车无法过河,就肩挑人担,将煤装在筐里,在冰上拖着走。上千吨煤炭、上万件家具用品仅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就送到了沿线各站、各点。在这期间,广大干部既是指挥者,又是战斗员。他们不仅合理组织安排工作,而且身先士卒,装车卸车,推车拉纤,样样抢在前。
  广大职工知难而进,解决重重困难,确保铁路如期开通。当时,全线37个车站,绝大多数没有供水。职工到山沟里用脸盆端来浑浊的水,过滤后使用。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挖井,或者到附近村里向农民买水。远在山区的职工,大雪封山,就化雪水喝。
  最初的日子里,全线很多车站没有电,职工就用蜡烛、手电和火把照明。很多单位睡觉铺少,做饭没灶。职工们便在地板上搭铺,以脸盆代锅,捡柴烧饭取暖,或者用脸盆煮面疙瘩吃。地处兖石铁路中部的临沂站是开通工作的重点车站。这里的干部职工惜时如金,分秒必争。
  1986年1月1日20时10分,一列运煤列车于兖州北站始发,经兖州站、程家庄站进入兖石铁路,沿兖石铁路东行,于次日2时10分到达临沂站,8时40分顺利抵达终点站石臼所站。这趟列车的成功开行,标志着兖石铁路如期开通,宣告了晋煤外运南通道正式打通,开创了我国煤炭运输的新局面。
  1986年1月10日,兖州站一站台十分热闹,十三股道上停放着正待启动的兖石铁路第一列客车。8时05分,“呜”的一声汽笛过后,满载着沂蒙老区人民喜悦的593次列车徐徐开动。19时15分,列车正点到达终点站石臼所站。当日,和593次对开的594次列车也按时从石臼所站向兖州站开行,顺利抵达兖州站。至此,兖石线第一对旅客列车成功开行,结束了沂蒙山区无铁路客运的历史。
  岁月流转。兖石铁路开通以来,安全运行近40年,时至今日,开通了复线,完成了电气化改造。这些变化,沂蒙人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