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新闻资讯>媒体聚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

央广网:高温下的“火车头医生”

发布时间:2019-08-03
  央广网西安8月2日消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刘翔)8月1日正午刚过,烈日当头高挂,全方位无死角的把滚烫的光芒扎向大地上每一个角落,远眺刚刚建成投用的新西安机务段机车整备场,地面蒸腾的气流让视线都发生了扭曲。走近一些,站在烈日下的整备场上,地面是烫的,设备是烫的,摸摸火车头向阳一面的外壳,烫手!只有走进新建成的巨大整备棚下,晒得生疼的皮肤才稍稍舒缓了些。

  

  2019年8月1日,西安机务段机车整备场,专检一班工长于威在37℃高温下检查电力机车车顶高压电器。(刘翔 摄)

  “小陈,抓紧把电源柜前边的地板打开!我顺着电路仔细查!”

  “马上就好!”

  一台蓝、灰、红相间、造型硬朗、酷似“变形金刚”的“韶山”7D型电力机车,刚刚进入机车整备棚下的检修位置不久,专检一班工长于威就已经拿着各种工具和欧姆表、带着1个伙计钻到了机车机械间里,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在几十根埋藏在机车线槽的控制电路里,找到那根绝缘不良的电路,并迅速消除故障。

  这时的机车刚刚断电,虽然停车位置在整备棚下,太阳直射不到,但闷罐子似的机车内,各种大功率电器设备正在冒着余热,热量散不出去,机械间里少说也得有60摄氏度。果然像往常一样,只过了不到两分钟,于威浑身的衣裤就被汗水浸透了,豆大的汗珠蛰得眼睛都睁不开。

  “小陈,找到了!这段儿电线的绝缘状态不良!得抓紧处理!”于威一边干一边指挥,和小陈一起按照工艺流程对电线路绝缘性进行增强。很快,问题处理完毕,经过使用欧姆表检测,绝缘正常达标!

  35分钟争分夺秒,不但得战斗,还得“蒸桑拿”,于威已经变成了“水人”,虽然从闷罐子机械间里出来了,但汗水仍然顺着额头、脸颊、脖子、脊背流成了“小溪”,只顾用搭在脖子上已经湿透了的毛巾不停地擦,连把毛巾拧干的力气也没了。

  “歇一下就行了,咱们快把线槽恢复好!”于威一边说,一边又钻进了机械间,因为再过15分钟,机车就要移动到待发位置了,于威绝不能耽误机车出库牵引旅客列车。

  这种紧张的战斗,于威已经遇到过好几次,每次进行这种战斗,都让他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那沙场拼搏的军旅岁月。

  

  2019年8月1日,西安机务段机车整备场,专检一班工长于威汗流浃背,在断电后如同桑拿房般的电力机车机械间里检查电器设备状态。(刘翔 摄)

  今年36岁的于威,曾是新疆某高炮部队的一名通信兵。当兵时,每年夏天最热的时候,都要进行防空打靶演习。有一次,靶机已经出现在雷达屏幕上,但阵地与指挥部的通信却突然中断了,无法接收命令,射击就要失败。于威一手抄起地上的通讯电线,一手提着工具箱,猫起腰就向着电线的终端,边检查、边飞奔,一口气在乱石遍野、坑坑洼洼的戈壁滩上顶着烈日跑出4公里,终于找到了被动物咬断的部位,只花了40秒就接好了断茬,那一次,还受到了连里的表扬。

  一晃眼,参加铁路工作13年了,于威一直从事检修火车头的工作,每年夏天最热的时候,高温作业都是家常便饭。老机务段的露天整备场,一台台停留机车就像暴晒在烈日下的铁罐头盒,登车顶作业时站在滚烫的钢板上,穿的鞋底子薄了,脚心都烫的站不住。

  但在吃苦耐劳、保证旅客安全舒适出行的同时,于威和工友们的工作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新整备场作业已经一个多月了,环境确实好了。登车顶不用再晒太阳、当铁板烧,机车机械间里的也能更快的降温,免费的“桑拿”也不用使劲儿蒸了。大家干活舒服了,就能把更好的精力投入到精检细修上来。”于威说。

  原来,随着铁路不断创新发展,2019年6月,有着85年历史的西安机务段整体搬迁至位于西安市东郊的新段址,机车整备场也从原来5条整备线增加到8条电力机车整备线和1条内燃机车整备线。新整备场上空巨大的整备棚,不但能为机车检修位置遮阳避雨,也能为夜间检修作业提供良好的全方位照明。更大的改善,是整备棚内的三层检修作业平台、门禁系统、电动高压隔离开关系统以及各类便携式检修设备的投用,不但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更加严密的保障,同时也使整备场的传统作业模式升级到信息化、自动化控制的新阶段,为后期机车整备大数据管理创造了条件。

  “今天是建军节,我在岗值班。以前在部队当兵,我的任务是保家卫国,现在修火车头,我的任务是守护机车和服务旅客,再苦再累也是年轻人应该干的。”于威说。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