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铁路文化>铁路文苑>铁路文学

信仰铸就江山多娇

吕少波
 
  仲春时节,古城西安梅花绽放、垂柳摇曳、鸟语花香。周末闲暇,我在南郊家中,细细品读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千里江山图》,著名作家孙甘露的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那个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一群年轻共产党员的英雄故事,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和事,让人热血沸腾,久久难忘。
  “我想找一幅宋画。”
  “那可不好找。”
  “受人之托,找不到也得找。”
  “那您说说看是哪一幅画?”
  “《千里江山图》。”
  “你打开窗朝外面看。”
  “说的是,这些人就是江山。”
  读到小说中这段对白时,我豁然明白那群年轻共产党员的人生志向和革命信仰,为了人民,为了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他们一直在苦苦追寻中国革命的道路,在黑暗中探索中国的明天和未来,用誓言和行动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
  跟着小说走进1933年春,那时的中国正值国共内战时期,上海乌云笼罩,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生死存亡之际,中共中央局做出了一项绝密的重大决策——“务必要安全地将中央有关领导从上海撤离转移到瑞金、转移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为此需要开辟一条新的交通线,从上海到瑞金设立秘密交接点,安排地下联络员,人员需要乔装打扮、物资需要悄悄转移,此次行动被命名为“千里江山图计划”。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外有特务跟踪、内有奸细潜伏,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困难可想而知。
  一群年轻的共产党员为梦想、为民族大业,计划在一个菜市场的会议室召开重要会议,由于叛徒的告密,他们被抓了……背叛与忠诚、信念与热血,在那个山河动荡的年代,他们的信念非常坚定,在惊心动魄的斗争中,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都跌宕起伏,他们彼此警惕、试探……直至生死别离。
  书中写道:陈千里望着黄浦江右岸,天地变得愈发黑暗。他知道那些同志马上就会被敌人逮捕,还有陈千元。为了“千里江山图计划”,他们义无反顾,勇敢地让自己成为诱饵。为了把诱饵直接下到叶启年、卢忠德的嘴边,卫达夫故意被特务抓去,假装叛变。在顾家宅公园门口,陈千里心里忽然一动,让卫达夫不要再跟着卢忠德回去,他是想把卫达夫拉出魔掌,但卫达夫微笑着拒绝了那也许是唯一的逃生机会。陈千里不能去营救他们,他要负责把浩瀚同志安全地送到瑞金……陈千里再次翻身上船,抹去脸上的泪水,望了一眼船舱,命令船工把渡船转向苏州河方向……
  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正如作者所说:“我们并不指望在另一个世界重聚,我们挚爱的只有我们曾经所在的地方,即使将来没有人记得我们,这也是我们唯一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地方。”这就是我心中的革命者,这就是有着崇高理想的共产党员!
  读到后来我慢慢意识到,在当时,中共地下组织是处于怎样的危急时刻。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陈千里和他的战友们,不仅查清了内奸,建立了一条从上海绕道广东抵达瑞金的秘密交通线,还成功地营救了党中央重要的领导人浩瀚同志,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啊。
  读完《千里江山图》,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有时候,我仿佛在暗夜中看见了我自己。看见我在望着你,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一直望着你,望着夜空中那幸福迷人的星辰”。是啊,那些革命先驱,那些仁人志士,一直在夜空中望着我们,望着今日的盛世之中国,望着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又岂敢忘记那些英烈的丰功伟绩。
  “什么时候你再去龙华吧,三四月间,桃花开时,上报恩塔,替我再看看龙华,看看上海。还有报恩塔东面的那片桃园,看看那些红色、白色和红白混色的花朵。”
  “我们见过的,没见过的。听你讲所有的事,我们的过去,这个世界的未来。”
  读书已至深夜,放眼窗外,古城西安早已华灯初上,大街上车流依旧如织穿梭,夜空下一栋栋高楼中闪烁着万家灯火。夜色中的西安已酣然入睡,盛世的中国灯火阑珊。这安宁康泰的国家,这灯火可亲的古城,正是因为有了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才成就今日之中国;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才让贫苦落后的旧中国迎来不断前进的新时代。历史不会忘记每一个追梦人。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太平盛世,我们不会忘记每一个为新中国英勇牺牲的革命者!
  信仰铸就江山多娇。新时代,新伟业,新的“火车头”精神也必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