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铁路文化>铁路文苑>铁路文学

活成一道光

朱宜尧
  认识东明很自然,他是我的同事,也是我多年前写过的一位铁路工友,更是我打心儿眼里敬佩的人。
  可能我们的命运多有相似,我又虚长了几岁,他那瘦瘦白白的脸颊,一副弱不禁风的书生模样,多少让当哥的我关注、惦念。
  检修大库从东门行走不到50米的右手边,就是外制动组。在不知情的人看来,外制动组和车辆段其他班组没什么不同,但对于懂行的人来说,就大相径庭了。外制动组是全段出工最早、收工最晚的岗位,没有“之一”。
  我去“采访”薛东明的时候,并非专门为了写他。那天我是从外制动班组路过,胸前挎着单反相机,面前的薛东明俨然一个瘦瘦的“油包”,大大的工作服穿在他身上显得松松垮垮。他推着检修小车从班组出来,脸又那么白,与油渍渍的工作服形成了反差。正是这次偶然的相遇,我才得知他竟然检修制动缸。
  在车辆段检修工作中,制动缸的重量虽不及车钩,但也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这么一个瘦弱的人,如何能检修得了?我在心中产生了疑问。带着这个疑问,我先是不动声色,并不打扰他,随后跟在他后面一直观察他检修。这一次作业流程跟下来,让我不禁感慨“人不可貌相”。
  经过几次了解,我渐渐知道了有关他的更多信息。
  薛东明,这个1991年出生的小伙子,放弃了干得好好的转向架岗位,而选择了外制动工作岗位。这个岗位很多人挖空心思逃离,而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知道他可是西南交大毕业的高才生,又是主动请缨,能在这样的岗位“安营扎寨”,实属不易。
  很多人不理解,这也无可厚非,薛东明这样的选择确实让人不解。这个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和全路技术能手,到底唱的哪一出戏,工友们真是摸不着头脑。
  然而你再看薛东明,没有一丝的懊恼和畏难情绪,洁白清秀的脸庞温暖而阳光。
  外制动组职工在车体底下作业,管路多,配件杂,空间极为狭小。清洗制动缸是最难的一项,需要把15公斤到25公斤不等的活塞卸下来,托住,卡牢,不得有半点闪失,又要特别小心弹簧弹出伤己、伤人,然后清理制动缸内的油污,做好相应的检查、除锈,再涂抹上一定克数的油脂,安装活塞。这些作业全凭一个人独立完成。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傅安装时用膝盖顶住制动缸活塞,而薛东明就用手托着,另一只手完成所有作业,一气呵成,检修动作完成得相当干净利落、连贯娴熟,堪称完美。
  薛东明信誓旦旦地说,他要学会检修外制动,然后再学习检修内制动、车钩、轮轴,将车体检修统统学习一遍,再回车体转向架岗位。他目光里好像有了他想要的未来。
  荣誉总归是过去,年轻人总要展望未来。用什么展望呢?就用踏踏实实的脚步、认认真真工作的态度,为自己塑造一个超凡脱俗的未来。
  我问过东明,你就没有半点委屈?东明笑了,说,哪有什么委屈,自己本来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能有这样的工作机会已经很知足了,父母现在还在农村土里劳作,晴时一身土,雨里一身泥,比起辛辛苦苦操劳的父辈,他已经够幸福了。我能感受到他话语的真挚,因为我也有过这份相同的体验。
  如今的薛东明已经成为设备专职,他的成长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不品尝生活的苦,就不太容易在人生中获得成功。只有自身不懈努力,不畏惧苦难,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好运与幸福。
  我很喜欢泰戈尔的《用生命影响生命》这首小诗:“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我从东明的身上隐隐约约看见了那道光。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