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铁路文化>铁路文苑>铁路文学

小书架 大书房

李中华
  我毫不犹豫地把靠里面最大的整面墙全部设计成书架,放几千本书不成问题,给书房取名“居有竹书屋”。家里自然是没有种竹子,不过推开书房窗户,小区里种的小竹林可尽收眼底。窗外青竹滴翠,旁边热茶氤氲,书香伴着茶香,在空气中缭绕。
  10年前,家里只有一个小书架,约一米长、半米高,钉在书桌上方的墙上,里面放着四大名著装点门面。因为房子太小,只有40平方米,所以只能是小书架。现在,家里是整面墙的书架,设置在面积10多平方米的书房里,里面装着家里所有的书籍。
  2005年,我调到郑州工作。两年后举家迁郑,一家三口住在棉纺路。房子是一室一厅,进了房间,放一套沙发、一张茶几,成了客厅,依次放一张双人床、一张小书桌,整个房间就摆满了。
  儿子那时上高中,平时住校。周末回家,看书学习就趴在那张唯一的小书桌上。睡觉就到阳台上,拉上推拉门,成了他的世界。我们吃饭是在客厅的茶几上。家里太小,几无立锥之地,因此基本没有邀请过朋友、同事到家作客。
  这样的情况下,想有间书房,无疑是痴人说梦,只能是小书架。儿子需要看书学习,仅有的书桌就让给他用了。他把课本、参考资料、笔记本塞到书架里,满满当当的。我只好把四大名著请下书架。
  儿子学习的地方勉强有了着落,我要写点东西就只能到茶几上了。茶几同时是餐桌,妻子一声“开饭了”,我便急忙收拾摊了一桌子的书报资料、笔记本电脑,临时搬到床上,把餐桌腾出来。等到全家吃完饭,把汤碗菜盘端往厨房,我再把堆在床上的书报资料、笔记本电脑重新铺排在茶几上,理理思路,继续敲键盘。
  儿子去外省上大学,我得以独占小书桌,把四大名著重新请上小书架,继续我快乐的读书时光。
  3年前,我住进了新房。第一时间简装,客厅、餐厅、主卧、次卧、书房——书房是必须要有的。终于有了书房,虽然面积也就10多平方米,但于我这“半个文人”,足矣。我没有任何犹豫地把靠里面最大的整面墙全部设计成书架,放几千本书不成问题。“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给书房取名“居有竹书屋”。家里自然是没有种竹子,不过推开书房窗户,小区里种的小竹林可尽收眼底。
  终于,把跟着我委屈了10年的书籍请上那面“书墙”,分成几大板块:历史经典、伟人著作、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科普、工具书、连环画等。有时间我就整理书籍、翻阅品读。《三国演义》第三遍看完了,《红楼梦》《水浒传》看了两遍,《西游记》《史记》《三国志》通读过一遍,摆在历史经典类里。《围城》《平凡的世界》等摆在中国文学类里。2007年,赴北京参观徐悲鸿纪念馆,2014年,在郑州观看徐悲鸿画展,买的收有《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八骏图》等佳作的画册以及《计算机维修指南》等放入艺术科普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摆在外国文学类里。《辞海》《英汉大词典》《中国地图册》等摆在工具书类里。连环画类里除了四大名著,还有《岳传》《兴唐传》《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铁道游击队》等,有近500本,是上小学的我从零花钱里省出钱来一本一本买的。了解连环画历史的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连环画的黄金时代。那时,连环画是一本一本零售的,买一套60集的《三国演义》,需要跑几十趟新华书店才能买齐。还有那些邮票、火花、钱币等藏品,也依类归位。
  初读名著别怕看不懂,要求自己读下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三遍《三国演义》、两遍《水浒传》,每次感受都不一样,感悟一次比一次深。
  多年来结识了一些书画家,或者主动求赐,或者友情赠送,也积攒下一些墨宝,比如开封书法家杨东宁兄写的陶渊明的诗《饮酒》,安阳刘建国兄写的“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等,都是我喜爱的作品。现在有条件了,拣出一些送往古玩城装裱,挂在书房、餐厅里慢慢欣赏,细细品味。
  不但如此,喜爱古代兵器的我,还联系专业公司定制了3件兵器。一把青龙偃月刀,关羽用过那种。关公的刀重82斤,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我的刀只有16斤重,再重就舞不动了,自然无法相比,仅仅形似而已。一杆丈八蛇矛,张飞用过的那种,也有10多斤重。一杆大枪,就是常说的长矛、红缨枪。书房里读书累了,熊儿河畔,耍耍大刀,舞舞长枪,做操跑步,舒展筋骨,“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乃武乃文,甚好。
  10年10本日记。今年53岁的自己,回顾岁月,一路走来,几多坎坷,更多收获。10年前,母亲很健康,四处走动;如今,86岁的老母亲不能自理需请人照顾。10年前,儿子骑车上学;如今,儿子开车上班。10年前,自己刚学习用QQ聊天,现在主要用微信。10年前,我为评上政工师苦苦求索,现在为评上高级政工师继续拼搏。以前许多看似无法渡过的难关,最终都熬过来了。人生在世,要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身居书房,背倚书墙,拿一本书品读。窗外青竹滴翠,旁边热茶氤氲,书香伴着茶香,在空气中缭绕。
  感谢时代,让自己过上了向往中的读书生活。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