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铁路文化>铁路文苑>铁路文学

大秦线开通往事

■口述 张 儒 整理 冯原平
 
上世纪90年代大秦线开通初期,机车乘务员兴高采烈地出乘。
 
2008年,湖东电力机务段繁忙的机车整备场。
 
上世纪90年代大秦线开通初期,运煤列车呼啸着驶过王家湾站。
 
  1988年12月28日,备受关注的大秦铁路一期开通运营。大秦人克服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困难,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确保了大秦线按时开通。每当回想起开通前的往事,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和事都历历在目。
  1988年11月5日,大同站1站台上锣鼓喧天,笑声不断。大同铁路分局党政工团领导为奔赴大秦线的职工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能够有幸成为大秦线第一代创业者,每名职工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家属也无比光荣。
  作为大秦线牵引动力单位的湖东电力机务段也开启了创建历程。蒸汽机车牵引的几节通勤车将来自大同机务段、大同西电力机务段的500余名干部职工送到这片承载梦想的热土上。
  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是国家重点工程。“扎根大秦、奉献大秦”是我们的誓言。来到大秦线湖东电力机务段,大家都想在这条充满希望的新线上发挥作用,实现梦想。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站段,但是坐在同一趟列车上、奔向同一个目标,既激动兴奋又新鲜好奇,心情难以言表。
  尽管思想上有所准备,但是当通勤车停靠在湖东电力机务段停车点后,走出车厢的我们还是愣住了。放眼望去,除了几条交错的钢轨和几栋略显孤单的建筑,剩下的就是大自然孕育的风高地冻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的简陋、工作条件的艰苦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一米多高的路基,大家互相搀扶着才能下去。进段的小路泥泞不堪,横跨6股铁道线才能进入段内,段内仅有两栋二层小楼。当时,这里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兔子不安窝,风吹石头跑。”
  塞北的11月滴水成冰,段区四周皆是旷野,凛冽的寒风穿透棉衣直往骨子里钻。尤其到了夜晚,气温直逼零下30摄氏度,所有的办公处所都没有暖气,唯一的热源就是闪着红光的铁炉。除了气候因素,电路不稳导致的停电情况时有发生。不过严寒没有挡住大家的满腔热情和热火朝天的干劲,“无水无电无暖气,无机务段四周围墙挡风寒;有志有识有干劲,有大秦人干群一心渡难关”,反映了大秦人的精神面貌。
  距离大秦线正式开通运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老段长张宗秀动员大家:“劲可鼓,不可泄。我们绝不能打退堂鼓。”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干!坚决完成任务。”在湖东电力机务段的第一份刊物《拓荒》中,几名党员团员骨干立下了铿锵誓言。
  来自大同机务段的机车乘务人员、设备检修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原来面对的都是蒸汽机车,从蒸汽机车到电力机车,从锅炉到电路、从铁锹到键盘,电力机车操纵、整备、检修等各方面的问题一个个摆在了大家面前。面对“人换岗、车换型、路换线”的重重困难,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练。大同西电力机务段开过电力机车的司机、从事过电力机车检修的工人就成了老师。寒冬腊月,大家完成了机车乘务员操纵、地勤司机细检、检修职工工艺等诸多培训。
  当时,全段有26台韶山1型电力机车,12月20日,线路进行热滑试验。一天夜里,下庄2号洞内发生供电接触网断电故障。在6个多小时等待抢修的过程中,机车司机室成了一个大冰窖,刘国华机班一直坚守岗位。两个人只能跳、蹦,相拥取暖,渡过了这次难关。
  下雪天,手扳道岔非常吃力,干部包保道岔,整夜扫雪。老职工白和家住湖东,每逢下雪,他就主动到段里帮忙扫雪。
  12月28日,大秦线一期按时开通运营,我们激动得流下了热泪,那是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结果。由此形成的大秦铁路创业精神,不断激励着大秦人,为中国重载铁路领先世界奠定了基础。
  本文图片由冯原平提供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