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铁路文化>铁路文苑>铁路文学

慢火车温暖向前延伸

■娄国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难忘的旧时光,也有一列属于自己的“慢火车”。
  那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段过往、一种情怀,承载着我们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关于理想和奋斗的记忆。
  家在铁路边,透过小小的窗户,可以看到火车呼啸而过。小时候,我经常趴在窗子边,看那些绿色的火车来来往往,从远方来,又奔向远方。我不知道火车里面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车厢里坐着一些什么样的旅客。在一个乡村少年的心里,它像一个移动的宝箱,让我充满好奇。
  我总觉得,它有着春天的痕迹,还带着一些神秘的气息。当它奔跑起来,在钢轨上驰骋时,仿佛一条绿色的巨龙,不知疲倦地向前飞驰。它渐行渐远,留下朦朦胧胧的绿色,直到消失在视线中。
  火车带着我走出大山隔阻的乡村,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儿时的火车寄托着我心中最简单、最朴素的愿望。
  第一次坐火车,是从小镇到市里参加中考。那时,小镇的火车站还在运营,每天停靠3趟列车。那趟绿皮火车速度很慢,停站很多,一路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载着我和小伙伴们去追寻青春的梦想。
  中考之后,我考上省城的学校。又是火车带着我走出小山村,去往一个崭新的世界。
  那是第二次坐火车。我们没有买到白天的票,只得乘坐3点的绿皮车,而且还是站票。睡眼蒙眬中上了车,车厢里很拥挤,我和父亲一会儿站在车厢连接处,一会儿倚靠在别人的座位后面,后来干脆坐在过道上。夜色深沉,我们越来越疲惫,窗外漆黑一片,唯有一个向前的信念支撑着我。
  火车顶着两盏昏黄的车灯,慢慢停站,又缓缓驶出。悠长厚重的风笛冲开墨一般的夜色,仿佛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一声一声传到夜行人的耳畔。
  7点多,火车喘着粗气,终于到了省城。也许是吹夜风着了凉,忽然肚子里翻江倒海,难受极了。刚下车,“哇”地一声,我在站台上吐了一地。这就是我和省城的第一次见面。
  火车把我送到了省城,送到了另一片天地,让我开始了新的人生。它像一束光,照亮了一个农村孩子前行的路。许多年以后,我依然会记起那趟火车以及那段难忘的旅途。没想到,我从此与火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加工作,入职铁路,坐火车的机会多了。铁路飞速发展,火车车型不断升级换代。当火车穿梭于山海之间,从平原到山川,从白雪皑皑到郁郁葱葱,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坡,从小村庄的点点灯光到大城市的璀璨灯火……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路过的每一幢房屋,亮起的每一盏路灯,甚至只是一晃而过的河流、田地、树林,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
  火车真是神奇之物,无论是绿皮车,还是高铁列车,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每个白天黑夜,演奏着人间交响。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体验、采访过许多列车,印象最深的还是那趟“慢火车”。在京九铁路江西九江至湖北麻城间,运行着一趟“慢火车”,火车头拉着4节车厢,沿途站站停靠。“慢火车”途经湖北黄梅县小池镇,从小池口站到九江站,全程14公里,开行时间12分钟。
  这趟车票价多少?说起来可能没人相信——1元人民币。票价经济实惠,车厢空间足以容纳箩筐与菜篮,这趟车深受小池镇菜农的青睐。事实上,小池口站本不办理客运,为方便当地菜农,铁路部门给了这趟“慢火车”两分钟的停站时间。这趟“慢火车”基本成了菜农的“专列”。
  我跟着菜农,看他们从地里摘菜,挑着上车,到九江卖完,再登车返程。半天多时间,地里的蔬菜变成了口袋里的现金。返回的车厢里洋溢着欢声笑语,菜农们一边盘点收成,一边唠着家常,我被这份温暖感动着。
  是啊,怎么能不感慨。长江天险的阻隔被火车打通;一元出行,跨省卖菜,梦想被火车拉进了现实。村民的脱贫致富路在两根钢轨的助力下,一点点向前延伸。
  像这样的公益性“慢火车”目前国内有81对,开行范围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经停530个车站,途经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地区、云贵地区、凉山藏区、南疆地区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市达104个。
  这些“慢火车”如同精神矍铄的睿智老者,几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大山深处,忠实履行着输送运达的使命,架起偏远乡村、贫困地区与外界的沟通桥梁,承载着沿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快慢之间,方显情怀。慢时代,我们需要速度,希望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快时代,也需要有“慢下来”的温度,等一等那些步子小、走得慢的人。
  当年,一列“慢火车”将我从乡村带到城市。现在,我又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着一列列“慢火车”在脱贫攻坚中的担当作为。恍惚之间,我仿佛被火车带入一个时空隧道,那里有偏远异乡的万种风情,更有许多人对未来深情的眺望。
  奔忙在路上,我不止一次体验过动车、高铁的快速便捷,可还是会时常想起那段旧时光,忆起那列“慢火车”。这种情怀就像《繁花》里描写的那般唯美——总有一列“慢火车”,带着我们从儿时驶来,奔向梦的远方。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