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铁路文化>铁路文苑>铁路文学

以高铁速度奔向长三角

  ■刘建春  
  北宋元祐年间,诗人苏东坡乘上一叶扁舟,从安徽阜阳的颍州西湖出发,一路慢行,到浙江杭州西湖,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2019年12月的一天,我从阜阳西站乘上G7787次列车,风驰电掣奔向上海虹桥站,只用了4小时01分。如果时光可以穿越,苏东坡定会“当惊世界殊”。
  每年年底,都是高铁建设大丰收的时节,而2019年末的丰收季意义更不一般。2019年12月,京港高铁商丘至合肥段、郑州至阜阳高铁同时开通运营,高铁改写时空的神奇又一次上演。这个高铁建设丰收季,时机巧,意蕴深,恰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从中原地区开向长三角,意味着灿烂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接轨,意味着昌盛的国运在新时代闪耀出璀璨光华。
  黄淮大地,是中华文明滥觞之地。这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姜子牙曾经从这里走出,到渭水垂钓;老子曾经骑着青牛,从这里出发西出函谷关;管仲曾经在庙堂纵论经济,施行改革举措;欧阳修、苏东坡等文化名人曾经在此为官一方,服务百姓。这里洋溢着楚风汉韵,文化历史名城一座挨着一座,当地老百姓说起历史典故如数家珍。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之一。皖西北至长三角,距离并不遥远,可是高铁未开通时,人们出行并不是很方便,乘坐既有线列车,晃晃悠悠需要十几个小时。而高铁一开通,皖西北就立刻进入了上海“半日交通圈”。
  沿着京港高铁商合段、郑阜高铁一路踏访,在一个初冬的上午,我来到了郑阜、商合杭高铁交会的城市阜阳。
  位于阜阳市西郊的阜阳西站,站房高大巍峨,横平竖直的线条和门头、墙面等处印刻的篆体“阜阳”二字,诠释着人文底蕴的深厚,彰显着现代科技的灵动。阜阳西站站长张玉良说,这座现代化的高铁车站日均可发送旅客4.3万人次。
  阜阳与长三角素有渊源,阜阳有颍州西湖,长三角有杭州西湖。当年,苏东坡来到颍州西湖的时候,正是夏季,只见湖中菱荷飘香,楼船画舫荡漾在碧波中,两岸绿柳婆娑,芳菲夹道,远处楼台亭榭,错落其间,一派江南景色。有时候,苏东坡甚至在湖上办公、会客。巧合的是,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地区成了阜阳外出务工人员首选之地,10名阜阳务工人员,就有7名选择去长三角打工。
  到达界首南站,已是午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站前广场,点缀着葱茏的树木和华丽的路灯,好一座“森林中的高铁站”。远眺站房外立面,最为夺人眼球的是16根大理石柱。柱子高达20多米,切割成14边形,石材的厚重顿时被赋予了钻石的晶莹剔透。柱子内侧,是整体的玻璃幕墙,映衬着蓝天白云。外面的柱子,你可以想象成舒朗的竹影,在微风中摇曳。
  界首,位于安徽、河南两省交界处,因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沟为界而得名。抗战时期,由于交通闭塞,界首一直未遭日军侵犯,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的工商界人士纷纷逃难迁往界首,界首县城一度人口剧增,商贾云集,贸易兴旺,曾有“小上海”之称。
  界首南站站长王树宽说,界首南站开通运营,意味着这个昔日偏僻之地一步跨进了高铁时代,市民们踏上高铁,4个半小时就能直达上海虹桥站,“小上海”正跑步奔向大上海。
  到达临泉,已是夕阳西下时分。地处皖西北的临泉县水网密布,有“淮上江南”之美誉。走近临泉站,临泉人民对高铁的期盼仿佛触手可感,站前广场的那条通衢大道上方,蓝底白字醒目书写着“高铁大道”的字样。
  在郑阜高铁沿线,临泉站作为一座县级高铁站,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其站房设计独特,既有中原文化的醇厚底蕴,又有江南气质的空灵飘逸。站房正立面的线条像花瓣,像树苗,像喷泉,这些线条在玻璃幕墙的映衬下,活力愈加迸发,好似杨柳婆娑,又像水袖挥舞。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当皖西北遇到高铁,就产生了“化学反应”,长三角一下子近在咫尺了。以高铁的速度奔向长三角,那是一段梦幻之旅,优雅、从容、欢欣。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