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铁路文化>铁路榜样

挺立潮头写人生——记上海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机辆技术研究室主任朱挺

发布时间:2019-05-08

  42岁的朱挺,面庞清瘦,言语干脆,说话间脸上总挂着微笑。暮春时节,当记者见到这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机辆技术研究室主任时,他正在给家里打电话:“我要去现场调试新设备,回家会很晚,给我留饭……”

  入路20年来,朱挺向“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技术”这一世界难题发起挑战。他研发的设备在质量上与进口设备的较量中全面胜出,成本不到国外同类设备的三分之一。

  “丢下包袱,就能甩开膀子”

  1999年8月,朱挺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毕业,加入这个地处华东地区的科研所团队。

  当时,“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在国际上也是难题。只有德国、意大利、日本拥有此项技术。

  “技术创新慢一步,远离市场千里路。怎么办?”从那时起,朱挺决心挑战这个世界性难题,当时他才25岁。研究铁路接触网技术,对刚出校门的朱挺来说是陌生的领域。他试图查找资料,可国外对这项技术严格保密。他只能从零起步,向高校老师和科研所老前辈求教。

  6万元,是朱挺得到的第一笔科研经费。他买来2台高速CCD线阵相机,在实验室内架设接触网模拟试验平台,通过三角立体测量法对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实时模拟处理。

  在寂寞的实验室里,朱挺制订方案、推翻,再制订、再推翻,无数次思考,无数次演绎、论证。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曾一度让他感到失望,甚至绝望。

  “‘初生牛犊’有一大好处,就是虽然攻关世界技术难题有风险、有困难,但是就算摔一百次都承受得起。”令朱挺感动的是,所领导承受着确保科研进度的巨大压力,在他面前却故作轻松:“不要有压力,非接触式是世界难题,攻不下来也很正常。”

  “丢下包袱,就能甩开膀子。”朱挺调整心态,慢慢琢磨——接触线使用越久,铜条底部磨耗面就越宽,磨耗异常可以从反光面宽窄效果中判断。

  朱挺迅速调整心态,从磨耗检测入手,采用机器视觉技术独辟蹊径,大胆采用了与国外完全逆向的设计思路——国外采用的是“线打光、面采集”的办法,而他采用了“面打光、线采集”,就是通过向接触线打面阵光,再用高速CCD线阵相机采集接触线底面的反光成像,然后进行图像数据实时分析处理。

  方案进入试验阶段后,为了取得现场数据,盛夏高温,他深入鹰厦铁路做试验。这条线山高路险,草丛茂密,时常还有毒蛇出没。朱挺手持GPS定位器,顶着烈日翻山越岭。有一次遇到山洪暴发,一段路基在他眼皮底下“轰”的一声塌下,瞬间就被冲得无影无踪……

  经历无数次痛苦煎熬之后,朱挺终于迎来了快乐的日子——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系统研制成功。

  “朱挺设备”的问世,打破了国外对这一技术的垄断,彻底改变了我国接触网检测采用人工断电抽样测量或升弓接触式检测的传统方式,标志着我国铁路接触网检测有了更为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

  那一年,他才31岁。

  “好时代给了我难得的机遇,我不想错过,更不容错过”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三十而立的朱挺决心向更高目标进发。

  他和团队成员马不停蹄,一起研制“升级版”检测系统,不久新一代产品问世,解决了接触网坡度问题和最容易出故障的锚段关节处双线检测问题。随后,他又相继研发出了适应时速80公里轨道车、时速120公里专用检测车、时速160公里客车车体“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被科学技术部等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10年,国家863计划重点科研项目“最高试验时速400公里高速检测车列车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朱挺负责其中接触网几何参数及磨耗检测模块的设备研发。

  搞科研就像登山,越往上走路越陡。高速铁路的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系统,与之前产品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在高速情况下开展检测,设备安装必须绝对可靠,检测对象是没有磨耗的新线。一连数十个不眠之夜,新接触网反光面极小、列车过道岔时目标物难以辨认等等,这些在别人眼里束手无策的技术难题被朱挺一一破解。

  2011年阳春三月,京沪高铁联调联试现场。

  在中国当时最高水平的检测车CRH380A-001上,4号车厢顶上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装置,紧挨它的5号车顶上,则是从国外引进的同类技术装置。

  启动、加速……平稳的列车上,参与试验的专家们围在显示屏前瞪大眼睛,观看着测试结果。

  升弓:显示器上,国外设备出现了锯齿状的波纹,中国的则几乎纹丝不动。

  采样:国外设备每25厘米检测一个点,中国的不到3厘米就检测一个点,频率更高。

  结果:中国的检测设备稳定性更好,功能更为齐全,各项检测精度更高,甚至连安装也更稳固、牢靠。

  现场顿时沸腾起来,试验的专家们一致认定,“中国的检测装置一点也不比进口的差”。在场的外国专家十分吃惊,因为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技术,德国、意大利等是世界上最强的,中国人居然悄无声息地走到了世界前列。

  “朱挺设备”研制成功,就连高铁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的法国都派出专家组来上海洽商引进。

  接着,朱挺带领团队主持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接触网安全状态检测监测系统”等课题,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安装在既有运营车辆上的特殊要求,研究设计新的技术方案,首次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设备运营状态下的在线检测,2014年6月顺利通过科技部的成果验收。

  站在中国高铁发展的潮头,朱挺感慨地说:“好时代给了我难得的机遇,我不想错过,更不容错过!”

  “我是铁路职工,我热爱铁路事业”

  “触类”可以“旁通”。铁路各专业相互关联,朱挺带领团队把掌握的智能机器视觉理论和取得的专用技术拓展到工务轨道、电务轨旁、驼峰溜放检测等其他领域。

  驼峰,编组站解体货物列车的工作平台,上海局集团公司管内共有12座,为了防止车辆掉道和钢轨擦伤,超过一定换长的车辆必须禁止溜放作业,由调车机车挂运通过专用线路送至编组的股道。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普速铁路的货运能力逐步释放,商品汽车年运量已突破100万辆,其装运工具——JSQ特种车辆正在禁溜车种之列。

  经测算,一辆JSQ特种车辆每过一次编组站,需停留约72小时,这种车辆越多,对整体运输效率影响越大。

  货运增量行动等不得、慢不得,如果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突破现有规章限制,让特种车辆也能通过驼峰溜放,运输效率必将大幅提升,其产生的蝴蝶效应不可小视。

  攻关的重任再次落到朱挺的肩上。经过现场调查,他把重点放在了改变驼峰溜放轨道的几何形态上。

  去年春运前夕,华东地区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朱挺来到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编组站——徐州北编组站,试验时间选在每天车流相对较少的清晨。为了准确观测及记录每次试验的数据,他在寒风中蹲在峰顶用双手托着笔记本观察着实时检测数据,一会儿趴在没过小腿的雪地里,一会儿又跪到道砟上,冻得实在吃不消了,就站起身来跺跺脚,拍拍身子,搓搓耳朵,接着干。

  不到半年,朱挺跑遍了管内所有驼峰,工务部门在他采集的数据支撑下,对符合改造条件的11座驼峰实施了精准改造,JSQ特种车辆在管内终于摘下了禁溜车的“帽子”,站内停留时间一下由72小时缩短到36小时,成果得到中国铁路总公司专业部门的认可,目前已有6个兄弟局集团公司前来学习取经或有要求协助的意愿。

  在中国高铁网络最密集的长三角地区,系统提升铁路固定设备智能化监测能力势在必行。由朱挺带领团队研发的工务、电务基础设施智能巡检系统相继问世,目前作为周期性的生产任务已在管内工务、电务领域推广应用,成功取代人工上道巡视作业,工作效率提高了近20倍,产生了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2018年,国内第一辆时速160公里多专业综合巡检车问世,车上集高铁工、电、供基础设施检测监测装置于一体,18项功能中有14项由朱挺和他的团队研发而成。

  从事铁路科研工作20年来,朱挺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取得各类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许多企业看中他的科研攻关能力,想高薪挖走他,一位私企负责人曾亲自登门造访,承诺只要肯跳槽,愿意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和20人科研团队,均被婉言拒绝。

  “我是铁路职工,我热爱铁路事业。”朱挺自豪地说。

  人物档案:朱挺

  1999年入路,2007年获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2010年获全国铁路学习型职工标兵、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荣誉,2011年获上海市十大职工科技创新英才称号,2012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2015年获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称号,201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等。

  采访手记:坚守为创新赋能

  创新之路荆棘丛生。朱挺披荆斩棘20年,不仅收获了鲜花,而且收获了成功的人生。朱挺不竭的创新动力源自对创新精神矢志不渝的坚守。正是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他倾情于科技创新,投身于科技创新,成功于科技创新。

  中国铁路前进的轨迹,是创新者奋斗的足迹。奋力担当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使命职责,离不开每一位铁路人的奋斗。这要求我们每一位从事铁路工作的同仁真心热爱铁路事业,充分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面对困难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以永不停步的创新精神,解难事、攻难关、破难题,踏尽坎坷,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