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铁路文化>铁路博物馆>铁路老物件会说话

詹天佑珍藏的团扇

  图为两个团扇均为绢质,木质扇柄,象牙托底,丝质流苏,一个扇面绘渔翁垂钓图,一个扇面绘竹石图,都有修补痕迹,在中国铁道博物馆第二批文物定级时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凡是与詹天佑接触过的人,或者读过他的日记、书信、文章的人,都会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他不仅是学识、能力出众的铁路工程专家,也是品德、情操高尚的人。他痛恨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痛恨封建王朝的腐败,因此得罪了一些人,但也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和友谊。我们从詹天佑珍藏的两把团扇就能充分感受到朋友们对他的情谊。

  其中一把团扇的扇面上绘有渔翁垂钓图,为人物山水画,上有“题赠眷诚仁兄大人雅嘱弟周锦池学书”字样。画面上,独木桥、垂钓竿和老渔翁映衬在山石树木中,内蕴耐人寻味。尤其是蹲坐在桥上的渔翁,头戴草帽,全神贯注,寓意周锦池对詹天佑稳重、沉着豁达、耐心坚韧品质的赞赏。团扇的背面左侧题有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中的两首诗“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光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右侧题有唐代诗人卢纶《曲江春望》中的诗句“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泉声遍野入芳洲,拥沫吹花草上流。落日行人渐无路,巢乌乳燕满高楼”和唐代诗人元稹《送孙胜》中的诗句“桐花暗澹柳惺憁,池带轻波柳带风。今日与君临水别,可怜春尽宋亭中”,还有唐代诗人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中的诗句“丹橘村边独火微,碧流明处雁初飞。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

  通过周锦池引用的这些诗句,我们能体会到他对詹天佑以国家自强为己任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豪迈情怀的敬重和赞叹,也能看出他和詹天佑深厚的友谊。

  另一把团扇扇面上绘有竹石图,为水墨画,题赠“眷诚大人指正”字样。题赠者用“竹石图”表达了对詹天佑刚正不阿性格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品格的赞扬。竹子象征气节,石头代表坚毅,这幅图暗喻詹天佑是一位引进西学、建设祖国的勇士,是维护民族权益、振兴中华的志士,同时也见证了题赠者与詹天佑之间的深厚情谊。

  1962年,詹天佑嫡孙詹同济将这两把团扇捐赠给了青龙桥詹天佑陈列室;1983年,它们被拨交铁道部科学技术馆;1987年,它们被拨交詹天佑纪念馆,馆藏至今。两把团扇均保存较为完好,不仅反映了詹天佑的社会交往,而且反映了詹天佑的品格和志趣,因此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