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国际合作>世界铁路动态

德国铁路

发布时间:2018-12-28

  1.  铁路路网 

  20世纪初,德国铁路网已基本形成。二战后,路网规模大为缩小。1964年,德国铁路提出铁路网扩建改造计划,对既有线进行了为期多年的现代化改造。1971年,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铁路的开工建设,拉开了德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序幕。1994年,原西德联邦铁路和东德国营铁路合并,成立德国铁路股份公司,并通过了“Netz 21”(21世纪路网发展规划)的基本方案,对基础设施和通信信号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1)既有线的技术改造

  1964年,原西德联邦铁路制定了《联邦铁路承担主要运输流任务的快速铁路发展规划》,其主要任务是采用20世纪的线路标准改造既有铁路,建设时速200公里的快速铁路网,规定快速铁路继续按客货混运模式组织运营。快速铁路网总规模为3180公里,包含200、160、140、120、100公里/小时五个速度等级。1970年,又出台了以21世纪线路标准为基础的联邦铁路网扩建改造规划,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最高速度为300公里/小时的1100公里高速铁路计划。按照上述两项规划,20世纪60~70年代,原西德联邦铁路对既有路网进行了持续多年的现代化改造,重点是加快电气化改造。

  (2)“Netz 21”路网发展规划

  1994年11月,德国铁路公司制定了“Netz 21”(21世纪路网发展规划)基本方案,1998年对外公布。按照 “Netz 21”规划的思想,路网不再按线路在运输中的作用分为主干线、次要长途线路和其它线路,而按其用途和基础设施的标准分类。新型路网总体由以下三种路网构成:

  ① 优先网——根据速度将快、慢运输分开,形成相对独立的三部分铁路网,总计约为10000公里。一是铁路长途快速客运网(P线路),约3500公里;二是列车速度较低的货运网,约4500公里(G线路);三是城市快速铁路(S-Bahn),分布在各大城市,共计约2000公里。

  ② 能力网——长途、短途和货物列车共线混合运行线路,根据运输负荷,计划对其瓶颈区段采取局部的协调措施(使速度趋于基本一致),共计约13000公里。

  ③ 地区网——用于补充优先网和能力网,运行地区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共计约13000公里。

  1998年5月,德国铁路公司在变更运行图时,开始实施“Netz 21”规划。2004年,德国铁路调整了“Netz 21”计划的实施步骤,放慢了实施速度,决定把消除枢纽内运输瓶颈和建设联邦交通网发展规划(BVWP 2003)设定的目标路网作为优先措施,以长期保证路网的运输能力。为此,提出了名称为ProNetz的调整计划,在具体执行中实施称为“3i”的投资和维修一体化战略,即把用于维修、新建和改扩建的投资捆绑起来进行计划和应用,重点提高急需加强的线路和枢纽的能力,其中预防性维修将起关键作用。

  (3)高速铁路的建设

  1971年9月21日,西德铁路开始按2h节拍开行最高时速为200公里的IC城间特快列车,这是德国真正向现代铁路高速运输发展的第一步。

  1971年,德国开工建设第一条高速新线——汉诺威—维尔茨堡铁路,并于1991年正式开通运营。

  2.  客货运输 

  (1)旅客运输

  在德国,提供短途客运服务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共短途客运和铁路。公共短途客运包括地铁、城市快速铁路、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私人和集体联营的公共汽车、联邦和非联邦铁路以及邮政部门的公共汽车。提供长途客运服务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铁路和航空,铁路是长途客运的骨干。德国铁路旅客运输服务商包括德国铁路公司和其他非联邦铁路公司。

  为增强铁路客运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客流,德国铁路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行节拍运行图,最大程度地方便旅客出行;大规模实施旅客列车更新换代,满足旅客对舒适度的要求;建设连接国内10大机场的联络线;建设新一代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在大站贯彻3S计划(服务、安全、清洁);推行更具吸引力的优惠票价。

  (2)货物运输

  德国重新统一以来,由德国铁路公司承担的货运量总体上呈下滑趋势。1994年铁路改革以后,依然逐年减少。面对国内货物运输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欧洲实施铁路改革开放通路的局面,充分把握货运市场国际化、物流化,以及高附加值货物运量迅速增长的发展形势,针对传统铁路运输生产方式暴露的种种弊端,德国铁路公司提出了四个新战略:面向货主战略、优化核心业务战略、物流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主要举措包括:组建欧洲铁路货运联盟;大力发展物流和多式联运业务;实施大客户战略(德铁称为MORA-C工程);推行零散整车货物运输生产系统;建立现代化的货主服务中心。

  (来源: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